寻找工作的意义,并不是一件矫情的事

醉生梦死 加载中 1080字 4869 度

刚毕业的时候,
为了省钱,住进了城中村。

优点是离菜市场很近,
晚上想吃个夜宵啥的很方便。

缺点是离地铁口很远,
夏天的早高峰尤为折磨人。

想象一下3号线限行的那个画面:

两百多号人挤在不足30平米的空间里排队,
空气里混杂着煎饼果子和廉价香水的气味。

“原来花城闻起来,是这个味道。”

可能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叹。

往往刚毕业的时候还不觉得什么,等好不容易适应了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后才感到不对劲:

原来大多数人的工作,并不是端着星巴克聊项目,
而是一边啃着外卖,一边重复最简单的流程。

而下班后的时间,也没有那么潇洒。

在机械劳动9小时之后,比起珠江新城的夜色,
城中村的那张单人床反而更让人向往。

坐地铁的时候,也不再指望能有个座位,
只求能靠在车厢门口的那个角落休息一会。

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你会开始思考自己在这个城市的可能性。

所谓的可能性,
指的不是你能不能在这里生活下去。

而是指,你为什么要在这里生活下去。

如果仅仅是为了基础岗位上多出的那两千块钱,那确实不太划算。

在三线城市生活的朋友曾和我算过一笔账。

当各自扣除了房租、交通费、日常开支之后,大家剩下的可支配收入(如果有的话),其实是差不多的。

但要承受的心理压力,却截然不同。

至少在和家人通视频的时候,
他不用从20平方米的单间里走出来,
去找一个看起来体面的咖啡厅。

毕竟长大后最怕的,不是自己过得不好,
而是过得不好的时候,让别人知道。

所以啊,我是很能理解那些在一线城市频繁跳槽的人,

毕竟人活着,很多时候就是在试试自己到底行不行。

试试换个岗位行不行,试试换家公司行不行,再试试转行行不行。

如果都没什么起色,离开也就提上了日程。

也和女朋友聊起过这个话题,
她的回答反而更直接一点:

“能留下来当然好啦,即使不为自己考虑,也要为下一代考虑吧。”

不夸张的说,当听到“下一代”这个词的时候,看着木门外乱糟糟的楼道,我心里猛然一惊。

似乎是看出了我的担心,她又很快补充了一句:

“如果实在太累的话,大不了就走呗,只要没白来一趟就行。”

至于怎样才算没白来,我后来的理解是这样的:

如果你不想研究企鹅,你就没必要跑去南极,
如果你不想拍电影,你也没必要留在横店。

换句话来说,你之所以要留在某个地方,是因为那里离你追求的东西更近。

只可惜,很多人只顾着留下,却忘了自己为什么而来。

图片

四。

我知道,并不是每个人在应付生活的同时,还有精力去追求工作的意义。

包括我自己,也为了温饱当过好几次“工具人”。

但渐渐的我发现,寻找工作的意义,并不是一件矫情的事。

因为“意义”这个词,是由“兴趣”和“天赋”做前提的。

如果找不到这两样东西,
你的努力很难把工作变成事业。

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残酷,但事实就是如此。

当然,“寻找”需要勇气,
也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。

这个代价可能会让你在城中村住得更久一点,
让你今年回家的时候依然不被理解。

但至少,在下一年奋斗的时候,你能因此而更理解你自己。

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普通青年来说,

这远比上司的允诺、家人的帮助、和居住的环境,

要重要得多。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哒!

扫码打赏,支付金额随意哦!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有些问题,别藏在心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