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真的,没那么多人需要“删除好友提醒”。
“拍一拍”功能上线的那天,很多平时极静的群聊,都莫名喧腾了起来。
我想这倒是一个机会,能借着“捉弄”之意,把许久没联系的人,重新熟络一下。
于是点开某个旧朋友的头像,双击两下,拍了拍她。
但没想到,微信提示我,她已经不是我的好友了。
这几年,时不时会突然发现自己被一些人删了。
也是这几年,经常听到一些声音说,微信该出点有用的功能。
比如被对方删了好友,可以告知一声,或者自动互删。
我是能够理解的,毕竟主动发现的“离开”,总好过被动接受的“抛弃”。
而那些群发“查删好友”的人,也只是试图在脆弱的人际关系中,争取到一点主动权。
就像两三年前,我也费尽心思地找过删了自己的人。
当时的办法很笨,要把很多人拉进群聊,群聊人数还有一定的限制。
几百号人,一个个去寻,才能找到谁不是好友。
可我就像是有执念一样,盯着每个人的头像、封面、最后一次聊天记录,不停琢磨。
到底是哪一步出了错,又是哪种错误与我有关。
后来才发现,最大的错误恰恰是“与我无关”。
正如那些把我删掉的人,大部分都只是我生活中的一个观望者。
他们只要没有备注,就会被忘掉名字;删了聊天记录,就彻底没了交集。
很多我们自以为“失去了”的关系,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地“拥有过”。
真正会点开聊天窗口的,没几个。
想清楚上面这一点,我对“被删”这件事释怀了不少。
得知开头提到的“旧朋友”把我清理出列表时,也并没有太诧异。
倒是和她的最后一次聊天记录,让我看了挺久:
这段对话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问题。
有问题的是,“这已经是两年前的对话了”。
所以你说到底谁错了呢,我们都不过是对方眼中,没被命运选择留下的人。
不止我和她,大多数人,都是这样结束的。
只不过我意外发现了她的离开,在剧末有了个意味深长的回眸。
而大部分的结局,都只有一个又远又空的镜头。
这镜头放在生活中,就是无声的疏远,是离开时的尽量隐形,是后知后觉的消失和想念。
大家都越来越具备这种默契了。
在日常里,真没多少人,不想和对方维持关系,还会提前告知的。
所以这么久了,微信都不上线“删除好友提醒”,其实有它对社交的洞察。
这个洞察的名字叫做:成年人的关系,倾向于不了了之。
想起一件发生在今年的小插曲:
复工两个月多的时候,我突然发现,好像很久没见到一个人了。
问起身边的谭敏,才被告知:“他已经离职了啊。”
没来得及唏嘘,又陆续以这样的方式,接受了好几个同事跟朋友的离开。
仔细想来,他们走的那一天,什么都没说。
唯一的预兆,只是拎了个比平时容量更大的手提包。
成年人的告别,似乎都是这样的静音模式。
低调得只剩下轻微的振动,不是联系比较紧密的朋友都感受不到。
可能是看得多了,我们都开始知道,“再见”要说给在意的人听。
对于没什么交集,或是本就不相为谋的人来说,连“离开”都可以是一种打扰。
所以我一直觉得,微信删除好友,不需要什么提醒。
而“不了了之”,也未必是一种遗憾。
它反而更像一种,约定俗成的,成年人的社交礼貌。
既避免了难堪,也成全了离开。
曾经我也以为,人与人之间的结局,最坏不过“不了了之”。
它就像一个潦草的句号,连最后一笔都懒得写好。
但这几年成长了,看到身边的人来来往往,才慢慢明白:
“不了了之”根本不是结束,而是“告一段落”。
它顶多是“......”,绝非句号
而那些默默删除联系方式,离开时不说一声再见的人,也未必是没有勇气面对。
他们只是在觉得,重逢的机会还有很多,我们不缺那一次告别。